关于海南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46条举措,权威解读来了!

2022-05-30 09:33:27 海南

受疫情影响,服务业因接触性和聚集性行业较多,面临着严峻的困难。日前,省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海南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建立企业可持续运营环境,帮助服务业困难行业降成本,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5月29日,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就《实施办法》相关情况进行解读。

 
助企纾困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意义重大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意义重大。服务业在外商投资、整个经济总量、经济增长贡献、就业、消费中的比重都很高。对海南而言,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服务业在相关领域的占比就更高。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在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助企纾困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服务业面临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有力的、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政策既有普惠性又有针对性

 

为积极回应服务业困难行业诉求和关切,《实施办法》主要针对我省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特定困难,从着力解决成本升高、需求锐减、资金紧张、疫情影响等影响制定相关举措。
 
《实施办法》涉及四个方面、八个部分、46条政策措施,既有普惠层面的纾困措施,也有针对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民航业等行业的扶持措施,还有对各级政府严格、科学、精准实施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
 
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针对服务业领域所有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三减两补一支持”纾困扶持。“三减”就是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费等减免;“两补”就是防疫支出补贴、失业保险补贴;“一支持”就是金融支持政策等13条助企纾困扶持政策措施。
 
服务业针对性纾困扶持措施。针对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民航业5个行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措施。
 
 
 
 
 
 
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方面,《实施办法》要求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措施,做到“四个精准”(正面工作清单)和“八个不得”(负面工作清单)。
 
保障政策落地措施方面,《实施办法》制定了省级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工作分工,要求建立本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台账和工作情况报送制度、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力度等5个方面保障措施。

 

开放性政策给予市县政府自主权

 

《实施办法》有四大方面亮点:一是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扩大助企纾困受众范围。为了帮助旅游业纾困,我省将旅游业中的餐饮和零售单列,从而享受到相关纾困政策。比如普惠性纾困措施中的第13条,餐饮业纾困措施中的第21条。
 
二是《实施办法》按行业分类便于服务业困难行业了解相关政策。《实施办法》各项措施分类没有选择按措施类型来分类,而是按服务业行业类型来分类。涉及到的行业所享受的优惠纾困政策全部罗列在一起,便于服务业困难行业了解掌握和享受相关政策。
 
三是《实施办法》是一套开放性政策措施。在政策落地保障措施中(四)中明确规定“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如有其他纾困帮扶政策措施,可在本办法外制定实施”,只要是能帮助服务业纾困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在本办法外制定实施,给了市县政府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较大的自主权,对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有很大帮助。
 
四是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倒逼服务业纾困政策全面落实。督促各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服务业市场主体人人皆知,打通纾困帮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帮助服务业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