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基层医疗诊治能力和急救能力  优质医疗服务来到“家门口”

来源: 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 收藏

     “感谢医院在我母亲病情凶险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在儋州海花岛旅居的养老群体筑起了‘生命健康屏障’。”近日,患者家属石先生给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送去了一封感谢信。

       3月12日,石先生母亲突发胸闷不适,就近送至滨海院区就诊,被确诊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刘超权第一时间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并协调省内权威资源,为患者进行手术。石先生说:“母亲手术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如今母亲状态很不错。”

       近年来,儋州推动医疗资源合理有效下沉,在有效提升基层医疗诊治能力和急救能力,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百姓“近”享医疗服务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于2024年1月启动试运营,7月正式投入运营,填补了儋州环新英湾地区无三甲医院的空白,是儋州市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缩影。优质医疗资源以滨海院区为核心,进一步辐射至洋浦经济开发区、白马井镇、排浦镇等片区,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一年多来,滨海院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介入室运行,配备先进的西门子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及专业的心脏介入团队,能够开展全天候冠脉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等多种心脏手术,为急性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提供更快速便捷的医疗保障。麻醉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也投入使用,医院将手术室与两者通过资源共享、流程整合和信息化管理,提升了手术过程的整体效率与安全性。

       近日,又有好消息传来——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成了国际海员健康的“守护站”。

       洋浦港作为环新英湾区域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日均往来国际海员数量持续攀升,此举可为国际海员提供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滨海院区配备3.0磁共振、320排CT等国际顶尖设备,实行与那大院区“同质化管理、差异化发展”,重点打造港口急救、职业健康监护等特色学科,构筑国际人才集聚的“健康磁场”。

推进医联体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3月29日,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医生赴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开展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领域的应用讲解,分享了项目最新的技术应用成果和宝贵经验。

       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是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的一大优势,近十年来开展的多种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数千例。

       “医院将充分发挥上级医院的专业优势,致力于为基层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副院长赵展庆表示。

       为加快推进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和洋浦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挥“输血”与“造血”功能,4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副院长方锋凯兼任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院长,全力提升洋浦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方峰凯介绍,下一步,将加强急诊建设列为重点打造的内容之一,全力提升洋浦地区院前急救能力。

       此外,根据洋浦地区三都卫生院和干冲卫生院的需要,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派出多名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常驻两家医院,参与指导和诊疗工作;安排医护人员指导参与急诊、烧伤整复、重症、外科等多个学科的临床诊疗工作。

强化院前急救能力  打造高效急救体系

       几个月前的一场急救,至今仍然让滨海院区急诊科主治医师王家贤记忆深刻。

       当时,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向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求助,准备送来一位急性胸痛患者,患者胸痛已持续1小时,有溶栓指症。滨海院区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团队决定溶栓后转运PCI。

       在进行溶栓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脏骤停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生命危象。急救团队冷静应对,经过科学、专业的处理后,成功将患者转运回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那大院区实施冠脉造影。冠脉造影证实患者右冠溶栓后再通,正是滨海院区医疗团队快速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把患者再灌注时间提前最少120分钟。如今,随着滨海院区建设不断完善,将救治心梗患者的手段不再局限静脉溶栓,介入室已建成开始实施PPCI治疗,有效解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转往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那大院区治疗的困难。

       在院前急救方面,环新英湾地区正努力打造15分钟的医疗救治服务圈,形成区域整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

       目前,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的13家医联体单位胸痛救治单元紧密联合,群众在任何一家胸痛救治单元就诊时,都可迅速获得诊断和治疗建议,大幅缩短了胸痛患者的就医时间。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大病不出岛、小病不进城”目标,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温度、有质量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