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镇:打造“调研课堂”,搭建校地协同育人乡村平台

来源: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 收藏

       近日,在东成镇的乡野间,一场以“学有所思,研有所获”为主题的“调研课堂”火热开展。海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治理专业的学生,围绕热带高效农业与产业融合项目,以“学思践悟”为主线展开调研,在乡土与青春的对话中,推动校地协同育人乡村平台的构建。

       在东成镇招商办负责人的带领下,由董灏潇、陈洪莹、孙秋、黄晓茹、陈城等学生组成的调研实践团队,奔赴多个产业基地。从特优黄晶果种植园,到奇楠沉香产业带;从“一体化”装配式预制构件项目现场,到“耘田间”生态农旅综合体,再到长坡田洋。白天,团队穿梭于产业基地、农村田野和生产厂房;夜晚,学生们伏案整理调研笔记,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

       海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实习学生黄晓茹感慨:“参与东成镇的‘调研课堂’,不仅开拓了视野,也让我们对农村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东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调研团队行程上百公里,覆盖20个行政村(居)。通过看、听、问、观察、交流、思考等方式,帮助实习学生拓宽认知视野,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经受锻炼。”

       为助力学生更好地展示调研成果,东成镇创新搭建“视频号”平台。学生们借助无人机航拍、Vlog记录等形式,制作系列短视频,对乡村产业振兴进行可视化解析。

       在加悦村特色瓜果种植基地,学生们与种植大户探讨电商发展路径;在大坡村奇楠沉香种植基地,向技术人员请教管护知识;在周坊村“耘田间”基地,感受“土地超市”创新机制下,融合土窑文化、莲花种植、研学课程等元素打造的乡村休闲综合体。“在与基层的深入交流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这也激励着我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助农的实际行动。”海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学生孙秋表示。

       在迈格村,学生们追寻“迈格战斗”的英勇足迹,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琼崖纵队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海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学生陈城表示:“尽管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勇担时代使命。”

       东成镇党委书记文豪指出,东成镇着力打造“调研课堂”,创新推出“视频号”平台,让海大学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形成“调研-实践-反馈”的育人闭环。

       海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学生陈洪莹在调研手记中写道:“‘调研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我们打造了田间认知课、红色基因课、产业创新课这‘三大校外课程’。在东成镇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青春与乡土相遇,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

{$}